2020年3月5日几点惊蛰,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。惊蛰的意思是“蛰虫惊醒”,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,万物复苏,大自然开始万物生长。在这一天,气温逐渐回暖,处处春意盎然,是大自然的一个美好时刻。
起源
惊蛰这个节气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左右,标志着春季开始,也是阳气渐长的时期。在中国传统农历中,每个节气都有着自己的传说。而惊蛰这个节气的传说,大家或许并不是很了解。
在我国古代,惊蛰这个节气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。因为在这一天,春季真正开始,所有冻结的大地开始慢慢升温,万物复苏,开始生长。据传说,该节气源于周代《尚书?周历纪》:“二月中,……其日正东,日有食之。”此时乌鸦飞回了北方,告诉春天来了。自古以来,人们就将此归为“惊蛰”。据《春秋繁露?卷十八?时中》中记载的谶纬:“春分之后,至惊蛰,然后物舒而生焉。惊蛰者,三月之令,其名曰惊蛰者,使蛰虫惊而出。”
习俗
惊蛰这个节气,有着丰富的习俗。在南方地区,人们会在这个节气里举行祭春的活动,感谢大自然的恩赐,一些农村还会打猎、赏花、献祭等活动。
在北方,习俗更加多样化。人们会在这个节气后开始准备春耕。在这个时期,北方的天气开始渐渐变暖,适合春耕的准备工作开始逐渐展开。乡村民众也会在这个节气里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,如舞龙、放鞭炮、燃放灯笼等。
在惊蛰这个节气里,还有着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:九九斋。大约在惊蛰起算的九天九夜之间,人们要彻底清肠胃,清空所有内脏器官中的杂质和毒素。这是因为在春天,气候干燥,天气变化大,人们很容易生病。通过九九斋来净化身体,保持健康的习惯得到了广泛的传承。
美食
除了节气和习俗外,惊蛰还有着非常丰富的食品文化。在古代,人们会在惊蛰这个时期食用野菜,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。而在现代,惊蛰节气则是人们吃饺子的好日子。据传,惊蛰这个节气里,饺子里面一定要放菜,寓意着“蛰虫”(就是春天很早就活跃了,驱走了冬天的寒气,真正迎来了万物复苏),同时也是因为惊蛰这个时期,饺子里面的馅料非常新鲜,这也是这个传统节气里吃饺子最大的习俗来源。
除了饺子之外,惊蛰节气里还有着一些非常特色的小吃,如清明粿、赤豆团子等。这些小吃在大多数地区都有供应,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品尝到。
结语
2020年3月5日几点惊蛰,正式拉开了大自然的春季之门。惊蛰作为传统节气的一部分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。
正因为惊蛰这个时期,阳气渐长,春天即将到来,人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。在这个节气到来之际,不妨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回归和万物复苏的美好,度过一个别样的春季之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