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9画的字 哪些字在康熙字典中是9画的
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汉字字典,由清朝皇帝康熙亲自主持编纂,于1716年完成。康熙字典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汉字,按照字形的结构和笔画进行了分类。其中,每个字的字形和笔画都被详细地描述和解释,成为后世研究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在康熙字典中,有许多字的笔画数是9画。这些字形各异,意义各异,但它们都以9画为中心,成为了康熙字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以下是其中一些9画字的介绍:
1. 乖
乖字的字形由两个互相独立的“人”字组成,中间用一根竖线分隔。它表示人的形态不正,行为不合常理,常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或行为与主流观点相悖。乖字的发音为“guāi”,在康熙字典中属于9画字。
2. 乘
乘字的字形由“人”字和“千”字组成,表示人乘坐交通工具或动物。乘字的发音为“chéng”,在康熙字典中也属于9画字。
3. 书
书字的字形由两个相同的“乍”字组成,表示用笔勾画文字。书字的发音为“shū”,在康熙字典中同样是9画字。
4. 事
事字的字形由“亻”(人的偏旁)和“事”(本字)组成,表示人所做的事情。事字的发音为“shì”,在康熙字典中也是9画字。
5. 争
争字的字形由两个相同的“爪”字组成,表示两个人或两个势力之间的斗争。争字的发音为“zhēng”,同样属于9画字。
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字外,康熙字典中还有许多其他9画字,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字形和含义。这些字的收录和描述,为后世研究汉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康熙字典对于汉字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它不仅为后世的字典编纂提供了范例,也为汉字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基础。康熙字典中收录的9画字,展示了汉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,为我们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康熙字典中的9画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类,它们以9画为中心,涵盖了不同的字形和含义。通过研究这些字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,进一步探索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。